首页 爱丽丝书屋 娱乐明星 娱乐:开局签到姻缘线(最强导演从签到系统开始)

第五卷 第21章 更改剧本

  对于李秘书心里的吐槽。

  刘长安自然是不清楚的。

  不过让他感到高兴的是,广电局已经完全认可了他的剧本。

  那么晚还能打来电话,看来这件事已经板上钉钉了。

  孙浩在一旁急切地问道:“广电局打来电话了?”

  刘长安点点头道:“嗯!”

  孙浩一脸高兴拍了拍刘长安的肩膀道:“行啊!老弟!以前广电要是选什么剧本不拖沓十天半个月根本不会这样,看来这次他们也被逼急了。”

  “我刚刚把预算表发过去了,到时候你去应付。”刘长安准备偷懒了。

  “可别,老弟啊!你就多辛苦一下啊!哥哥这里还在拍剧,要是我去忙,这剧怎么办?”孙浩摇摇头,庆余年还没有拍完呢!

  “行吧!那我就和李秘书联系,到时候找你商量就行。”刘长安说完后,李秘书就给他发来了一些可以使用的演员资料和名单。

  两人一个一个看了起来。

  这次《名义》中的各个角色,两人的意见一致,不想找流量明星,而是希望找一些真正的演员来出演。

  在两人看来,这种好剧,流量明星配不上。

  ……

  接下来几天,刘长安整个人都投入到了选角工作中。

  每天基本上都在看演员的资料,然后去网上搜索这些演员的代表作品观看。

  李秘书给的这些演员名单中的演员。

  都是老戏骨,甚至还有许多是享受国家津贴的一级演员。

  看来上面对于这部剧果然很重视。

  不过刘长安对于资料上演员的片酬很不满意。

  许多拿着国家津贴的一级演员的片酬不过一集两万,一位获奖无数的老演员一集的片酬不过十万。

  这个世界老戏骨的待遇要比前世还要低上许多,最主要的是片酬是根据明星榜单来算得。

  就如同李沁饰演女一号比陈道明的片酬还高。

  虽然刘长安很想多给这些老戏骨一些片酬。

  不过这是市场经济,再说出钱的投资方又是他,他也没有多少钱。

  不过如果能够帮助这些老戏骨打响知名度。

  通过《名义》这部剧告诉所有人主旋律只要拍的好也是有市场的。

  这些老戏骨演员的片酬估计能涨上来,也算是刘长安的一点小贡献吧。

  刘长安这几天要么就是和李秘书联系,要么就是在片场上和孙浩讨论。

  比如原剧中那个无比让人讨厌的角色——黄毛郑胜利。

  与主线无关,演技造型浮夸,做事猥琐阴暗。

  这个人物有没有存在的意义?

  刘长安觉得当然有。

  但是完全没有必要用那么大篇幅让他当男二号。

  反正刘长安前世看到黄毛的戏份不是快进就是跳过。

  网上的网友也有许多要求删减黄毛的戏份。

  连导演最后都在采访中说“这个角色有点失控,缺乏监管”。

  前世网络上还出现过一个剪辑版本,把黄毛的戏份全部剪掉。

  最后竟然发现完全不影响主线剧情,你说好笑不好笑。

  更好笑的是,居然有人说郑胜利这个角色代表着年轻人的形象。是为了应和年轻人的口味特意加进去的。

  刘长安想问问导演是不是对年轻人的口味有什么误会?

  再联想到前世《名义》剧组曾经因为资金问题遇到了一些麻烦。

  郑胜利本人属于外包出去的导演自导自演的角色,刘长安对这个角色更加没有好感。

  前世的痛苦来到了这个世界刘长安可不想再品尝一次。

  本质上来讲这种行为和流行明星的行为是一个性质。

  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,而给观众喂屎的行为。

  一看到这种事情,刘长安就来气!

  删!都给爷删!

  刘长安拿起剧本开始了大刀阔斧的删减。

  这些无关紧要的剧情,尤其是和黄毛有关的,被刘长安删减了一大半。

  其次就是权利斗争的话还不够激烈,在打擦边球,缺乏紧迫感。

  更多的则是修改剧本中侯亮平的角色。

  电视剧《人民的名义》中侯亮平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?

  剧中的人们给出了这样的答案——

  高育良对他的评价是“做人有骨气,做事有锐气,原则性很强”。

  刘新建对他的评价是“六亲不认,落在他手上就毁了!”

  祁同伟对他的评价是“为人十分谨慎”。

  季昌明则对他的评价是“敢大闹天宫的孙猴子!”

  可是,为何如此正面形象的侯亮平,却不讨观众们的喜爱呢?

  按道理讲,他才是与“人民的名义”站在同一边的人,是最能得到观众们拍手叫好的人。

  作为剧中的正义的代表,法律的化身的侯亮平,他表现得正直强硬,在腐败面前疾恶如仇。

  从进入检察院宣誓那一刻起,就坚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,敢对一切恶势力发出挑战。

  即使是自己手眼通天的同门师兄,老谋深算的授业恩师也不可姑息。

  可以说,侯亮平是一个典型的“法官”式人物,铁面无私、不畏强权,一切行为皆以法律为最高评准则。

  他洁身自好、没有污点,自然不会被人威胁利用。

  他是一柄利剑,能够毫无负担地斩断汉东省错综复杂的关系网。

  那么,既然是剑,必然是冰冷无情的,这一点在侯亮平身上也体现的淋漓尽致。

  在他眼里,对就是对,错就是错,无论背后有多少难言之隐,违反了规则就应该受到制裁。

  其中的一幕是剧中侯亮平对发小蔡成功做生意时搞得“小动作”,非常不屑一顾,甚至对自己的小孩说:“这个人是输在起跑线上的,别学他!”

  诚然,蔡成功是犯了罪,那也是因为他在当时的社会大环境下,无法通过合法手段获取自己的利益。

  从普通老百姓的角度讲,蔡成功从一个白手起家的草根做到一个服装厂的老板,还是很有本事和手段的。

  但是,在侯亮平嘴里却是轻飘飘一句“他是输在起跑线上的人”。

  同样的一幕便是自己的学长祁同伟。

  侯亮平只看到祁同伟滥用权力做坏事,却没有设身处地地去思考祁同伟的成长经历,以及他扭曲人格形成的背后的深层次原因。

  他从不考虑所谓的“坏人”的无奈,只是会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来审判、指责别人。

  可以说,他这种高高在上的上帝视角,让观众在他身上根本都找不到同情心。

  事实上,在孤鹰岭上,祁同伟对侯亮平所说的一番话,不可谓不是肺腑之言。

  我想,但凡是有点共情能力,侯亮平也不至于用“你们败坏党和政府的形象,激化社会矛盾”这种批斗式的大道理来劝降祁同伟投降。

  果然,听完这番话的祁同伟直接选择吞弹自尽。

  原本五十二集的电视剧,被刘长安删成了44集。

  如果说前世的那部《名义》在剧情上,因为一些时代因素或者导演本人的局限性。

  白璧微瑕,略有遗憾,只能打80分。

  那么刘长安以他写作技能后和庆余年里演员观看剧本后来看,删减后的剧情,完全可以打个99分。

  这还是谦虚地来说。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